首 页
|
关于津东
|
津东品牌
|
新闻现场
|
联系我们
|
新闻现场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层党支部培训班学习有感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之际,河北区工商联企业党委组织带领各企业党支部,走进苍松翠柏的太行山东麓,深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革命前辈斗争精神的奥义。
在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作为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这里是中共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8年5月,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在此后的621天里,我们伟大的革命先驱们在这片土地上,领导了全国人民解放战争,指挥了大大小小近百场战斗,其中就包括关系到国家存亡和新中国建立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在群山环抱之下,我们一行进入平山县腹地,来到西柏坡革命根据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西柏坡纪念碑下的一组雕像。在飘扬的五星红旗映衬下,党徽与入党誓词显得格外夺目。我们整齐列队,再次感受誓词中字字千钧的厚重,再次感受成为共产党人的庄重,再次感受这份誓词背后所肩担的负重。字字入目,声声入心,仿佛重回当年的自己入党的神圣一刻。
这铿锵有力的呐喊声言犹在耳,步伐已然来到中央旧址。这里背山而建,泥瓦土墙,相较于这喧嚣的人流,显得那么朴素和低沉,却仿佛又散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简单的土炕陈设,破旧的桌椅板凳,陈年的锅碗瓢盆,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伟大的革命前辈是如何践行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的作风、一心为党为国的;缴获的战略物资、军情地图,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勇无畏;室内悬挂的每一面红旗,室外墙面的每一处文字,都在向我们诉说着这里的依靠群众、团结群众、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西柏坡精神也由此应运而生,我们凭借着“两个务必”的精神,创立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关于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以及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的六条规定,这些立起来的规矩成为我党行进的指路明灯;我们凭借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以坚定的信念挫败了国民党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阴谋,并一路将革命进行到底,成为我党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凭借着团结人民,团结党内外各界团体的政策精神,提出了五一口号,成功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并取得了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这也成为了我党立国、治国的重要根基。这就是西柏坡精神,这一深刻的红色印记,不仅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更流淌在我们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返革命圣地西柏坡时表示:“每次来到这里,我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带着深深的思考。”并同时指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强调要“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每到革命圣地,都能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
回望历史,身临圣地,切实感受重大历史决策的诞生,让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触目可及的煤油灯、搪瓷杯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那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勇无畏,以及那份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力量,都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在当时推动了革命的胜利,也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前,我们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同时又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弘扬西柏坡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新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不畏艰难、英勇奋斗,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踏上新征程,我要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勇挑重任、再建新功。
津东集团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00468号-1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438号
法律声明
联系方式